我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预计今后10年中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后十年还将以年均4.7%的速度递增。而全国汽油消耗量在1999年为3600余万t,现在每年消耗汽油量已达4000万t。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却是原油资源不足,我国从1993年起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应用乙醇汽油,意义显然是巨大的。以农产物、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乙醇,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显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紧缺的矛盾,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的转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原油的供求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压力,而燃料乙醇却无需原油。它是通过光合作用从田间获取的再生资源,是可转化的太阳能。
根据我国汽油现在的消耗水平进行理论预测,若在汽油中添加10%体积的,则可替代400万吨等量的汽油,一年可为国家节省外汇15亿美元。除此之外,由于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粮食,因此可以有效解决粮食深加工转化问题。按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计算需要1200万t玉米。而按中国正常年景,每年都有1500万t玉米的剩余,因此生产400万t乙醇是有原料保障的。另外,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有农作物桔秆约6.5亿t。据初步统计,作肥料和饲料约用3亿t,占秸秆总量的50%;作燃料和工业原料约30%;还有约20%末被利用。若我国每年生产的6.5亿t秸秆中仅利用l亿t秸杆来生产,乙醇的产量就可达到2000万t,可见潜力之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秸秆、树叶、垃圾生产酒精的技术已经成熟,潜在生产能力一年约为5000万t左右。
长期以来,由于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后的单糖生成醇及其他化工产品的工艺技术生产成本高,制约了该转化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某公司开发出的浓酸水解法技术,由于其工艺比较合理,在现有千吨级试验装置上的试验结果表明,酸的利用率和回收率高;糖酸液分离后可得到的糖液浓度也高,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生产装置的可行性。目前,国外正在按此技术设计5——l0万t/a规模的生产装置,并拟选厂建设。我国有关单位也与美国该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按其提供的5——l0万t/a规模装置的设计数据,选好了国内北方某地的厂址,并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
按当地的水、电、气和原料秸杆的价格进行经济评估,其生产乙醇的成本低于目前国内用粮食为原料生产的乙醇,但高于炼油厂生产汽油的成本。目前这样生产的乙醇与汽油相比虽然不具较强的竞争能力,但与汽油的添加剂MTBE相比却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经济上是可行的,且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目前从人类寻找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汽油添加剂这一观点来说,发展乙醇汽油是可取的。国内某地的乙醇厂目前也正在作秸秆生产乙醇的中试,在试验取得较好结果的情况下,将规划兴建较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发展国内用秸秆生产乙醇的工业。